随着数字化教学在高校中的全面推广,优质稳定的校园网络已成为保障教学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中国移动甘肃公司近期完成省内56所高校校区的5G-A网络升级工程,通过引入AI无线智算单板、双域专网等创新技术,为师生打造出智能、高效、安全的智慧校园网络环境。
在兰州大学教学楼内,计算机专业学生张同学正用手机流畅观看4K分辨率的教学视频。"过去在教室上网总卡顿,现在下载10GB的教学资料包不到1分钟就能完成。"这种体验的转变源于5G-A三载波聚合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实测数据显示,部署该技术的高校重点区域网络下行速率达1.3Gbps,较传统5G网络提升超30%,有效解决了教室、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网络拥堵问题。
更引人注目的是基站侧算力集成技术的突破性应用。甘肃移动在37所高校部署的282块5G-A无线智算单板,通过智能识别教学直播、VR实验、在线支付等20余种业务场景,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精准分配。技术负责人形象地比喻:"这套系统就像为每个应用配备专属交通指挥官,能根据实时路况调整信号灯配时,确保关键业务优先通行。"在兰州交通大学,该技术使教学直播的卡顿率降低至0.3%,在线支付成功率提升至99.98%。
针对师生跨域访问需求,双域专网解决方案在5所高校实现创新落地。该技术通过身份认证与网络策略的智能联动,让用户无需切换网络或使用VPN即可同时访问校内教务系统和互联网资源。西北师范大学王老师体验后表示:"现在用手机就能直接登录选课系统、查询实验数据,比传统方式节省了至少15分钟/次的登录时间。"系统日志显示,该方案使校内资源访问效率提升4倍,网络安全事件减少76%。
为保障开学季网络稳定运行,甘肃移动构建的"数字孪生+AI"智能运维平台发挥关键作用。该系统通过虚拟镜像技术实现校园网络全要素实时映射,将故障定位时间从传统模式的2小时压缩至15分钟。在兰州城市学院,运维平台成功预警并处理了3起潜在网络拥塞事件,确保了2.6万名师生同时在线时的网络质量。网络中心李主任评价:"新运维体系让网络管理从'人工巡检'升级为'智能预判',开学首周的网络可用率达到99.99%。"
基础网络建设方面,甘肃移动利用暑期窗口期完成200余个4/5G基站新建,实现6所高校千兆宽带全楼宇覆盖。针对新生入学场景,提前预装的9万余个智能光猫终端支持"即插即用",配合自动配置的校园网络优化方案,使新生入住当日即可享受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67个校区、1728栋楼宇的网络深度优化,累计测试校园道路302公里,构建起覆盖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的立体化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