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级AI云”角逐正酣,阿里巴巴凭全栈布局领跑中国赛道

   时间:2025-09-20 19:02 来源:小AI作者:赵云飞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云计算厂商正从传统资源供应商转型为技术生态核心驱动者。这场变革不仅重塑了产业格局,更催生出新一代"超级AI云"的竞争标准。全球分析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将保持19%的强劲增长,印证着AI云市场的爆发式发展态势。

当前全球云计算市场已形成四强鼎立的格局,其中中国唯一入选企业阿里巴巴正以全栈自研能力构建竞争优势。这家科技巨头不仅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持续加码,更通过通义大模型系列开创了开源生态的新范式。Hugging Face平台数据显示,基于通义架构的衍生模型已突破17万个,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开源模型矩阵,下载量累计超过6亿次。

支撑超级AI云竞争的核心能力正日益清晰。首当其冲的是算力供给的稳定性,训练万亿参数模型需要持续数月调动数万颗高性能芯片,配套电力、网络、存储的投入规模达千亿级别。但仅有算力储备远不够,能否通过百万级计算集群实现动态资源调度,直接影响模型企业的研发效率与成本结构。微软与OpenAI的合作波动,就暴露出单纯依赖外部技术生态的风险。

技术纵深能力成为区分云厂商层级的关键指标。当企业需求从算力租赁转向AI解决方案时,云厂商必须具备从芯片到模型的全链条技术掌控力。亚马逊通过Trainium芯片降低训练成本,微软用Maia芯片优化云服务,而阿里巴巴选择更彻底的自主创新路径——同时布局云计算、基础大模型和AI芯片三大领域,这种全栈自研模式虽前期投入巨大,却能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

市场数据印证着这种战略的价值。Omdia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阿里巴巴以35.8%的份额稳居榜首,超过第二至四名总和。在《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中,73%已部署生成式AI的企业选择阿里云,其渗透率达53%。这种市场认可度源于持续的技术突破:从Qwen3-Coder编程模型到DeepResearch深度研究Agent,通义家族不断拓展应用边界,上周发布的深度研究模型更是一举登顶开源社区榜首。

基础设施层面的布局更具战略意义。阿里巴巴2026财年首季度财报显示,AI与云业务资本支出达386亿元,同比激增220%,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千亿元。这种投入转化为覆盖全球29个地区的90个可用区,形成从GPU弹性算力、灵骏训练集群到智能编排容器的完整AI IaaS层服务。在PaaS层,PAI平台、MaxCompute大数据计算与EAS推理服务构成技术中台;MaaS层则通过百炼平台整合通义、DeepSeek等主流模型,提供从API调用到应用开发的完整解决方案。

这种全链条能力正在重塑产业竞争规则。当其他厂商还在算力租赁与模型服务间摇摆时,阿里巴巴已构建起"芯片-平台-模型-应用"的完整闭环。其3800亿元的未来三年基建投入计划,不仅将刷新中国云厂商的投资纪录,更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全球AI竞赛中从参与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转变。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技术马拉松中,全栈自研能力正在成为定义新一代云厂商的核心标尺。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