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端电声品牌HIFIMAN海菲曼近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办了一场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全球首款旗舰级头戴式WiFi耳机,正式向蓝牙无线传输技术在音频市场的统治地位发起挑战。这一举动被业界视为无线音频领域技术路线的重要转折点。
自3C产品问世以来,外接设备"去线缆化"一直是行业研发重点,衍生出蓝牙、红外、FM、WiFi等多种无线传输方案。2016年苹果推出首款无线蓝牙耳机AirPods,凭借iOS生态优势推动蓝牙技术成为主流。然而在高保真音频领域,蓝牙技术始终存在带宽瓶颈——主流蓝牙协议SBC传输码率仅328kbps,即便索尼LDAC和盛微LHDC最高也只能达到990Kbps,而传输无损音乐的高通aptX Lossless也仅有1Mbps,远低于有线CD级音质所需的1411kbps码率。更关键的是,蓝牙编解码的非整数SRC特性导致数据压缩必然产生损耗,加上芯片内置音频电路的音质缺陷,使得蓝牙耳机长期与"廉价低质"的标签相伴。
相比之下,WiFi技术在4x4 MIMO配置下理论码率可达600Mbps,且覆盖范围更广,更适合高保真音频传输。但此前WiFi方案因功耗过高、技术复杂等问题未能普及。针对这些痛点,海菲曼研发团队开发出低功耗WiFi无线音频技术,通过模块小型化和轻量化设计,结合自研低能耗高精度DAC技术及HYMALAYA Mini DAC高清音频解码芯片,成功解决了续航与音质的核心矛盾。
作为本土企业,海菲曼不走代工转型的老路,而是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从纳米级厚度的自研纳米振膜技术,到"隐形磁体"与"增强型磁体"的混合专利应用,海菲曼不仅打破了海外品牌的技术垄断,更凭借产品实力与森海塞尔、拜雅等国际巨头同台竞技。此次发布的HE1000 WiFi和Arya WiFi两款新品,延续了HE1000系列的经典设计,在保持452g轻量化机身的同时,实现了WiFi模式7小时、蓝牙模式23小时的续航能力。
现场试听反馈显示,这两款新品在各音域表现和临场感上已接近有线耳机水平。多位音频发烧友表示,WiFi传输带来的低延迟与高解析特性,有效解决了传统蓝牙耳机的音质损耗问题。这种技术突破不仅改变了用户必须紧贴播放设备才能享受高保真音乐的现状,更为未来前级放大器、解码器等设备通过WiFi连接功放设备铺平了道路。
行业动向印证了这一趋势。高通在去年MWC大会上展示了FastConnect7900无线模组及配套耳机主控方案,探索外接设备的新传输路径;小米今年推出的Buds5 Pro「Wi-Fi版」则实现了蓝牙与WiFi的无缝切换,解决了断联痛点。这些技术进展让WiFi耳机取代蓝牙耳机的讨论日益热烈,有资深用户认为,兼具低延迟与高解析的WiFi方案很可能成为未来主流。
发布会同期,海菲曼还推出了WiFi高清流媒体音箱Shangri-La Tower和车载音响Shangri-La Car Audio两款新品。这些产品通过WiFi技术实现了设备间的无缝连接,进一步拓展了高保真音频的应用场景。业内人士指出,WiFi高清流媒体无线耳机的出现,不仅创造了轻松享受高保真音乐的新方式,更可能引发整个音频行业的技术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