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慧农业博览会近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与传统农业展会不同,本届展会现场不见传统农具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由大数据平台、物联网传感器和AI算法模型构成的"数字农具",勾勒出未来农业的科技图景。
中国电信广西公司以"翼联万物,智兴三农"为主题,携"千万龘云"平台和"神农一号"大模型等智慧农业创新成果亮相。展区通过实物演示、互动体验等方式,系统展示了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吸引众多行业专家和观众驻足交流。
在数字基础设施构建方面,该公司打造的"千万龘云"平台成为焦点。该平台整合了高标准农田智能管护、粮食作物遥感监测、防返贫动态监测等12类数字化应用,通过云端数据处理实现农业管理与乡村治理的精准化。同步推出的"神农一号"大模型则聚焦生产一线,提供农技指导、病虫害识别、市场分析等20余项智能服务,将农业数据转化为生产决策的"智慧大脑"。
在南宁智慧种植产业园,依托"慧种植"平台构建的AI监管系统已投入使用。系统为每个大棚设施赋予唯一数字身份,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温湿度、光照等数据,结合AI算法实现生长环境精准调控。这种"数字管家"模式使传统种植户能够轻松掌握智能化生产技术。
针对水产养殖领域开发的"慧养渔"平台,通过整合气象、水质、溶氧等传感器数据,利用AI模型自动生成投喂方案和病害预警。在广西某渔业园区,该平台使饵料利用率提升18%,病害发生率下降25%,推动传统养殖向智能化转型。
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国电信构建的智慧冷链溯源体系覆盖从产地到餐桌的全链条。通过在运输车辆安装温湿度传感器,结合路径优化算法,使生鲜农产品损耗率降低至3%以下。在崇左市某糖料蔗种植基地,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甘蔗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信息。
作为全国重要的糖料蔗生产基地,广西糖业年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中国电信将"神农一号"大模型与糖业生产深度融合,在崇左市推出糖料蔗种植数智服务系统。该系统提供土壤墒情监测、砍运调度优化、糖价预测等专项服务,助力"中国糖都"实现每亩甘蔗增产1.2吨,制糖成本降低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