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达马学林:AI融合专网通信,引领行业价值创造新时代

   时间:2025-07-17 23:47 来源:ITBEAR作者:沈如风

深圳海能达总部的展厅内,一款新型对讲机在柔和的灯光下熠熠生辉。其屏幕上,窄带集群、公网和卫星短消息的标识同时显现,引人注目。智能终端BU总监马学林站在展柜旁,轻轻触碰屏幕,介绍道:“这是我们今年的新品——‘多模融合’对讲机,它将引领专网通信的未来,让信号盲区成为连接高地。”

马学林在专网通信领域深耕多年,见证了行业从单一线路向立体网络的华丽转身。近日,他就“多网络融合如何提升行业价值”及“AI如何使专网更智能”等议题,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谈及专网通信步入多网络融合的新阶段,马学林分享了海能达的破圈之路。他提到,2017年海能达首次实现窄带无线通信与公网集群通信的深度结合;2019年,通过发布全球首份公专融合白皮书,进一步推动了窄带集群与宽带关键音视频通信的融合,奠定了行业标准地位。随着北斗导航和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的成熟,卫星通信已成为专用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2025年上半年,海能达推出了PDC690S/PDC690系列多模智能对讲机,实现了传统窄带、公网集群与卫星通信的全面高效融合,尤其在偏远地区和灾害场景下,有效弥补了地面网络的覆盖不足,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通信保障。

马学林总结道,这些时间节点标志着海能达从基础连接到全域覆盖的技术飞跃。专网的本质始终是可靠,但可靠的内涵已随需求升级而深化。如今的专网通信,不仅要求基础连接,更需实现全域覆盖和精准响应,这正是多网络融合技术的核心价值。

在专网智能化变革中,如何让技术真正赋能各行各业?马学林指出,海能达智能终端BU正以标准化与行业合作为驱动,推动业务智能化转型。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以丰富的标准化软硬件接口为基础,与能源、铁路、电力等行业开展深度合作。这种标准化设计将海能达的产品设计经验与各行业的平台能力、软件资源高效整合,既保留了终端的通用性能,又能快速满足行业特定需求。

这种模式为企业和行业带来了双赢。对企业而言,与行业伙伴的深度协作不仅满足了细分场景需求,还提升了产品的行业适配性和业务价值;对行业而言,开放合作既推动了通信企业研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又通过与行业方案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展了市场份额,培育了产业生态。

在数字科技浪潮下,专网通信正站在与AI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马学林透露,海能达首次提出“AI专网”概念,从技术智能化、应用场景化、安全可信化、生态开放化四个方面全面拥抱AI。利用平台和端侧AI能力,结合传感器数据、历史警情案例和现场音视频,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实现主动预警和辅助决策,从而大幅提升指挥效率。

马学林强调,终端侧高价值AI应用的落地是AI专网成功的关键。PDC690系列产品通过部署轻量版人工智能模型,大幅提升了公共安全防控网络末梢的战斗力。这些AI应用如语言翻译、音视频深度分析等,配合公专融合通信管道和平台侧的AI能力,实现了无感盘查、圈层布控等功能,大大减轻了一线警员的工作压力。

在数字经济与智能时代的交汇点,专网通信已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海能达将持续以“AI+通信+行业”的融合创新,为公共安全、能源交通等关键领域构筑更可靠、更智能的通信屏障。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