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低空飞行器风洞平台投用,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链突破

   时间:2025-05-14 17:39 来源:ITBEAR作者:朱天宇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近期宣布了一项重要进展,其低空飞行器风洞试验平台动力段的建设工作已于5月7日圆满结束,并成功开启了首轮抗风性测试服务的试运营阶段。

该平台专注于对UniDroneE900多旋翼无人机和UniVTOL V2200复合翼飞机进行测试,在模拟的7级风环境(风速范围在13.9至17.1米/秒)下,对各种风况,包括持续风、阵风及切向风等场景下的抗风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致力于低空飞行器气动性能研究的专业试验设施,该平台的启用象征着区域内低空经济产业链在关键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项目负责人透露:“本次测试充分展现了平台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未来,该平台将聚焦于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物流、飞行汽车等前沿新兴产业提供服务,有力推动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进程。”据悉,整个平台的建设预计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全面竣工,第三季度将正式步入全面运营阶段。

该风洞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4.5米量级的风洞,同时也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生产型风洞,有效弥补了区域在低空飞行器气动性能验证方面的能力缺口。

该平台主要针对低空飞行器产品的研发需求,提供专业化的试验测试服务。其闭口试验段尺寸达到10米×4.5米×3.5米(长×宽×高),风速调节范围在5米/秒至50米/秒之间;风墙试验段尺寸为8米×6米(宽×高),风墙风场完全满足7级风环境下各种风况的测试标准。

该平台集成了风洞与风墙的双重优势,能够开展多项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多旋翼气动干扰与性能优化、分布式动力系统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过渡态非定常非线性气动力特性研究、多参数多模态耦合气动问题探讨,以及整机在复杂风场下的抗风性能测试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平台将重点攻克无人机抗风失稳阈值判定、eVTOL倾转机构气动耦合效应评估、飞行汽车地面效应干扰分析等业内难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