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过客服电话的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机械的语音提示循环往复,“业务咨询请按1,人工服务请按0”,好不容易接通人工,得到的却是“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的回复。通话尚未结束,耐心却已消磨殆尽。这不仅是用户体验的痛点,更是通信服务体系长期存在的症结。
2025年PT展上,华为展台的“5G新通话”体验区带来全新可能。用户拨打接入蚂蚁AQ AI健康管家的服务热线,即可在通话中获取健康科普、寻医问诊、线上挂号等服务。这一新场景的实现,得益于数据通道(DC)带来的底层能力变革。从单纯的语音交互,升级为“听说看触”多模态交互;从单点服务,融合为一体化全流程服务,通话由此从“沟通工具”转变为“生活服务入口”。在5G与AI的双重驱动下,通信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服务重构。
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中,通话是最古老的服务之一。固话时代,满足“能否听到对方”是基本需求;移动时代,“随时随地沟通”成为日常;视频通话的出现,进一步实现了“看见彼此”。然而,技术进步并未彻底解决体验问题。企业客服仍依赖单一语音导航,用户需长时间等待按键;挂号、咨询、订票等服务,需在“打电话—挂断—打开App—重复输入”间来回切换;通话中无法展示图片、同步信息、直接操作,导致用户注意力分散,服务体验断点问题始终存在。
2022年,为推动传统语音通话业务升级,华为等通信厂商、中国移动等运营商、GSMA等标准组织及终端厂商,共同参与5G新通话的产业建设。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与网络建设加速推进,其中DC通道的创新尤为关键。在VoNR音视频通道基础上,DC通道建立了新的数据传输路径,可传送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网页、菜单、表情、位置、涂鸦、AR/VR等多样化数据。这一底层能力的突破,使通话进入“交互时代”。通过在通话界面同步展示菜单、网页、图文信息,甚至共享屏幕,用户可“看着办”“点着选”,无需死记语音提示,直接在页面获取服务,信息交互效率大幅提升,电话从“听得见、看得见”升级为“能操作、能交互”。
大模型驱动的AI技术,进一步拓展了5G新通话的能力边界。通话字幕、智能翻译、AI速记等功能,通过字幕“补全”缺失的声音,用翻译打破语言障碍,通话后可智能生成摘要、添加日程,甚至智能拦截诈骗电话,通话体验实现指数级提升。截至目前,新通话用户数已超6000万,预计到2025年底,70款终端将支持DC,覆盖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等品牌,2500万部终端将推向市场。经过三年接力式创新,5G新通话正从概念走向现实。
5G新通话的价值,需在场景落地中验证。2025年2月,中国移动在河南启动新通话DC友好用户招募活动,3个月后发布全球首个5G新通话DC应用。四个多月的场景实践,用户价值逐渐显现。
在外贸业务场景中,语言差异一直是跨语言沟通的效率障碍。传统方式依赖第三方翻译软件或邮件往返确认,而5G新通话的DC通道改变了这一局面。与海外客户通话时,AI翻译字幕在屏幕下方同步滚动,跨语言沟通如面对面交流般自然。轻触屏幕即可实时分享文件、共享屏幕,双方在同一界面完成确认与修改,实现“边说边改”。
在产品售后场景中,口头描述问题常让用户头疼。维修师傅难以理解“红线旁边的小黑盒子”“靠近插座那边的按钮”等描述,往往需反复确认,甚至上门后才发现问题部件。5G新通话的加持下,用户报修时可直接拍照,维修师傅即时看到故障部位,边看边指导,简单问题无需上门即可远程解决。AI辅助识别功能还能自动标注关键部件,减少误判与重复沟通。
在助老服务场景中,智能化对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构成挑战。隐藏在APP中的服务让他们束手无策,即使子女多次教导,使用时仍不会操作。AI与DC通道为助老服务赋予新能力:打个电话即可“问医生”,在通话界面直接上传体检报告、拍摄药品照片;遇到操作问题,可在通话界面标注、绘图,实现手把手教学。5G新通话为消除老年数字鸿沟提供了符合老年人群习惯的解决方案。
在第三届“5G新通话研讨会”上,新通话赋能行业的实践不断涌现。例如,中国平安95511智能客服基于新通话DC的可交互能力,实现了从“只能听”到“同时看”再到“容易办”的服务闭环。
理解5G新通话的场景价值后,其产业机遇便清晰可见。无论是医疗服务、客户沟通,还是视频客服、售后服务,均表明:每天数十亿次的通话,在DC通道赋能下,天然具备交互、身份、安全与反馈属性,是AI服务落地的理想路径。
华为、中国移动等产业先锋在研讨会上释放积极信号。网络层面,华为云核心网产品线CS&IMS领域总裁马鹏表示,DC业务依赖网络支撑,需构建开放、兼容的多模态网络生态。具体措施包括:坚持能力开放,通过网络架构标准接口实现内容源无缝接入,赋予生态敏捷性,灵活集成三方媒体能力与功能插件,缩短业务上线周期;采用网页分离架构,保障DC快速上线的同时,维持网络稳定性与高可靠性;通过统一技术标准与适配方案,兼容不同品牌、终端的小程序,确保用户体验一致。
业务层面,中国移动表示将开放通话原子能力,包括通话控制、通话媒体服务、通话AI服务及各类视频通话和DC服务,企业可根据需求为每通电话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一举措的逻辑在于,只有开放能力与生态体系,企业开发新通话应用才能如开发小程序般简单,降低门槛,打消投入与回报疑虑,帮助各行业开发者快速上线适配场景的新通话业务。最终目标,是构建统一的DC标准和DC应用市场,让所有企业、用户享受DC+AI的技术红利,使通话从“语音入口”升级为AI时代的“业务入口”,重塑基础通话体验,实现“通话即服务”。
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戴雨森曾指出,互联网时代商业化主旋律是占领用户时间,而AI时代企业需思考如何成为智能体决策链的必要节点。叠加DC与AI能力的5G新通话,正是这一节点的现实载体。当通话与行动不再割裂,沟通不再是信息终点,而是AI走向千行万业的首个全民级场景。用户一通电话即可解决问题,企业可用通话连接服务生态,运营商也将重构价值链,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一个繁荣的5G新通话生态,正成为可预见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