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数据科学导论》课堂上展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系的熊健教授,以“大数据导论:开启智能时代的钥匙与责任”为主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精彩课程。
课程从时代发展的脉络切入,熊健教授以“从互联网+到数据+”的转变为线索,为学生们梳理了近二十年的技术演进。他指出,互联网的前二十年以“连接”为核心,实现了人与信息、服务的线上互通;而近十年,数据逐渐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算法在商业决策、城市治理、疫情防控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社会从IT时代迈向DT时代。这一转变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大数据技术不仅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更蕴含着个人成长与国家进步的无限可能。
在探讨“国家战略与个人坐标”时,熊健教授深入解读了“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大数据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国家将大数据视为推动实体经济融合、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资源,并高度重视其发展。结合行业前景,他鼓励学生们作为大数据专业的学子,要肩负起以数据智识服务国家、赋能社会的时代使命,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课程中,“技术有温度,数据有情怀”的思政理念贯穿始终。熊健教授引导学生思考“大数据的价值边界与责任底线”,并强调:“学技术先要学做人,做数据先要守底线。”他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们认识到,专业能力决定了人生的“高度”,而思政素养决定了人生的“底色”。只有将“科技向善”的理念融入专业学习,才能成长为“既懂技术又有温度”的新时代人才。
此次课程不仅让学生们对大数据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科技报国、数据为民”的崇高理想。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发展与国家需求、青年使命紧密融合,课程为学生们搭建了“专业学习-思政感悟-使命践行”的桥梁,引领他们在认知大数据世界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