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的地下“互联网”:菌根网络如何传递神奇信号?

   时间:2025-08-18 01:14 来源:ITBEAR作者:冯璃月

在浩瀚的自然界中,植物界的秘密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一项关于植物地下交流网络的惊人发现,正悄然揭开大自然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奇妙篇章。在这片我们脚下的神秘世界里,植物通过一种名为菌根网络的奇妙结构,无声地传递着信号与物质,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植物传统认知的界限。

菌根真菌,这一自然界中的神奇角色,与地球上绝大多数陆生植物建立了共生关系。它们如同植物根部的微观建筑师,在植物根皮质细胞内构建起错综复杂的树状结构。而根外菌丝,则像忠诚的信使,从土壤中汲取磷、氮等关键养分,再将其输送至植物根部。作为回报,植物慷慨地提供糖类和脂质,维持着这场互惠互利的共生盛宴。更为神奇的是,菌根真菌并不局限于单一植物,而是广泛连接相邻的不同植物,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地下网络。

那么,这个神秘的菌根网络究竟是如何传递信号的呢?科学家们的实验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菌根真菌将两棵相邻的番茄植株连接起来。当其中一株番茄遭受早疫病菌侵袭时,另一株健康的番茄竟然也展现出了抗病反应,其体内抗病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上升,抗病酶的活性也随之增强。这一发现表明,菌根网络仿佛一条无形的通讯线路,将病原体防御信号迅速传递给健康的植物,使它们能够提前做出防御准备。

菌根网络的神奇之处远不止于此。当蚜虫取食大豆植株时,不仅受害植株会做出反应,与其通过菌根网络相连的其他健康大豆植株也会产生抗虫物质。类似地,当棉铃虫侵害番茄植株时,其诱导的系统信号也能通过菌根网络迅速传播至其他番茄植株,增强它们的抗性。这一发现无疑让我们对植物间的互助合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然而,尽管菌根网络的奇妙功能已经得到初步揭示,但其中仍有许多谜团有待解开。例如,哪些植物能够通过菌根网络传递长途信号?这些信号是如何产生和调控的?科学家们正致力于解开这些谜团。目前已知的是,植物能够通过寄生植物的吸器或菌根网络传递信号,从而改变其生长发育,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菌根网络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Christian Staehelin教授团队发现了截形苜蓿中的一种关键酶——β-N-乙酰己糖胺酶(MtHEXO2)。这种酶能够迅速响应菌根真菌和根瘤菌的诱导,并在根毛中表达。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特异性水解共生信号分子几丁质寡糖,从而调节菌根共生过程。研究发现,与野生型相比,hexo2突变体植株的菌根真菌定殖率和共生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王二涛研究团队也取得了重大发现。他们以早期陆生植物粗裂地钱为研究对象,发现了一对能够精准区分共生和病原微生物的受体激酶——MpaLYR和MpaCERK1。在低磷条件下,植物释放独脚金内酯,刺激菌根真菌分泌共生分子标志物短链几丁质壳聚糖CO4/CO5。这些信号分子被MpaLYR识别后,能够激发共生反应,并抑制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持共生与免疫之间的平衡。

植物通过菌根网络传递信号的这一发现,不仅让我们对自然界的奇妙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未来的农业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利用这些机制帮助农作物更好地抵抗病虫害,提高产量。这一领域的探索无疑充满了无限可能,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惊喜的发现吧!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