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近日迎来一则重磅消息: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联合首席执行官身份重返运营一线,携手物理学家维克·巴贾吉共同执掌一家名为“普罗米修斯项目”的AI初创公司。这家成立不久的企业已获得62亿美元融资,其中部分资金来自贝索斯个人投资,跻身全球资金最充裕的早期科技企业行列。
普罗米修斯的核心方向聚焦于“物理AI”——这一概念正从技术圈走向产业界。与传统大语言模型不同,物理AI旨在构建能够感知、理解并直接操作物理世界的智能系统。根据公司领英页面披露,其技术定位为“面向物理经济的AI”,重点为计算机、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工程制造提供解决方案。这种将虚拟智能与实体产业结合的路径,被视为AI发展的下一阶段突破口。
与贝索斯搭档的维克·巴贾吉履历亮眼。这位拥有物理学与化学背景的专家,曾在谷歌X实验室与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深度合作,2015年参与创立生命科学机构Verily,2018年又联合创办数据科学孵化器Foresite Labs。其跨学科背景与连续创业经验,为普罗米修斯的技术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撑。
尽管公司尚未公开具体运作模式,但人才储备已显露野心。团队中近百名成员来自OpenAI、DeepMind、meta等顶尖机构,这种“挖角”速度印证了贝索斯的行业号召力。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可能采用自建实验室的模式,通过部署机器人开展大规模科学实验,利用物理试错产生的海量数据训练AI模型——这种“数据护城河”策略,使其在竞争中占据独特优势。
贝索斯的管理风格成为另一焦点。这位以“Day 1”理念著称的商业领袖,将亚马逊时期的数据驱动决策与极致细节追求带入新公司。尽管其高压管理曾引发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曾将亚马逊推上全球科技巨头之巅。如今在AI领域复制成功,既需要技术远见,也考验组织变革能力。
物理AI赛道早已暗流涌动。贝索斯通过Bezos Expeditions投资了Skild AI、Figure AI等多家机器人企业,去年还参与Physical Intelligence的4亿美元融资轮。今年9月,他投资的Periodic Labs获得3亿美元种子轮资金,该公司计划建造自主机器人实验室,让AI直接开展物理实验并迭代优化。这些布局显示,贝索斯正在构建覆盖通用机器人、自动化科研到工程制造的完整生态。
这位科技大亨的回归,迅速引发行业关注。老对手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转发新闻时调侃道:“哈哈,不会吧跟屁虫(Copy cat)”,延续了两人多年来的隔空交锋。从太空探索(蓝色起源VS SpaceX)到卫星互联网(Kuiper项目VS星链),再到如今的AI战场,两位亿万富翁的竞争已蔓延至多个前沿领域。
据内部人士透露,普罗米修斯的技术路线与蓝色起源存在潜在协同效应。例如,太空探索需要高度自主的机器人系统,而物理AI的训练数据可能来自极端环境实验。这种“天地联动”的想象空间,或许正是贝索斯选择此时重返一线的原因——他看到的不仅是AI泡沫下的产业机遇,更是一个重塑人类与物理世界交互方式的革命性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