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跃进与具身智能落地:AI推动“碳硅共生”愿景加速实现

   时间:2025-10-17 08:59 来源:快讯作者:朱天宇

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AI技术发展与应用成为核心议题。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演讲中指出,数字经济正加速向智能经济转型,AI将重构生产要素配置模式,催生价值创造新范式。围绕数智设施升级,中国移动提出涵盖网络演进、智算设施、数据供给、模型能力等五大维度的战略布局,重点推进"云智算"与"算网智脑"体系构建,探索十万卡级智算中心及量子科技基础设施落地。

算力基础设施的突破成为行业焦点。面对大模型训练对集群能效的严苛要求,产业链正通过高速互联技术破解瓶颈。曦智科技推出的光互连超节点方案引发关注,其光跃1024光交换系统采用分布式光交换芯片,实现8台服务器64张加速卡的无缝直连,成为国内首个兼容多厂商GPU的Scale-up网络解决方案。该技术通过取消中央交换节点,缩短数据传输路径,使集群计算效率提升30%以上。公司创始人沈亦晨比喻:"这相当于在每个车间设立物料中转站,避免长途运输的损耗。"

具身智能领域呈现规模化落地趋势。智元机器人展台集中展示了覆盖八大场景的解决方案,其精灵G1机器人在工业分拣环节实现每小时800件的处理能力,四足机器狗D1 Ultra已应用于变电站巡检。企业与龙旗科技签署数亿元框架协议,首批精灵G2机器人将在平板生产线执行柔性抓取任务。更值得关注的是,富临精工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订单创下国内工业场景具身机器人最大规模商用纪录,标志着技术成熟度跨越临界点。

碳硅生命融合的产业图景逐步清晰。杨杰提出,硅基生命将形成超百亿规模的智能终端群体,催生"360行"之外的智能职业体系。在脑机接口技术推动下,外骨骼、赛博格等新形态将突破生理极限,实现体力与脑力的双重进化。这种共生关系正在重构组织形态,智元机器人展示的"人机协同"产线,已实现机器人与人类工人的无缝配合,效率较传统自动化提升45%。

安全挑战伴随技术普及而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透露,近期多起机器人系统破解事件暴露出安全漏洞,企业正推进欧盟CE认证以建立防护体系。他以机器人跌倒现象为例解释:"急停按钮的误触率在初期达12%,我们通过语音指令冗余设计将事故率降至3%以下。"这种从底层软件到应用层的全链条防护,成为具身智能成熟的关键。

中国移动在生态构建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副总经理张冬宣布,其AI+产品用户突破2.1亿,"灵犀"智能体月活达7000万。新发布的"2026行动计划"包含三大举措:构建"1+1+N2"智能体产品矩阵,打造数智生活商城,成立智能体生态联盟。特别推出的A2A-T交互协议栈,使多智能体协作效率提升20%,已应用于网络运维的故障预测场景。

产业协同效应正在显现。华为昇腾与寒武纪的异构计算方案实现95%的算力利用率,长电科技的3D封装技术使芯片互联密度提升5倍。这种全链条创新推动AI应用进入爆发期,教育、医疗、制造等领域已涌现超过200个商业化案例。正如杨杰所言:"当算力供给与产业需求形成正向循环,智能经济的新纪元就将真正开启。"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