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卫星标准统一,6G时间表明确:中国加速领跑“天地融合”新时代

   时间:2025-08-21 06:52 来源:ITBEAR作者:沈瑾瑜

近日,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卫星研究组(ITU-R SG4)在上海成功举行会议,会议取得了两大重要进展。首先,3GPP非地面网络(NTN)技术被正式确定为5G卫星通信的唯一国际标准,这标志着5G地面与卫星技术体系的全面整合。其次,6G卫星技术的研究时间表得以明确,将与地面6G技术的研发进度保持同步推进。这一系列成果预示着移动通信行业正加速迈入“天地融合”的新纪元,而中国在其中的技术领导地位更加显著。

5G卫星技术标准的统一,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广泛应用扫除了障碍。过去,由于标准的不统一,技术壁垒限制了天地网络的融合。如今,3GPP NTN技术作为唯一国际方案,将确保5G地面与卫星网络使用统一标准,从而大幅提升网络协同效率。在偏远地区、海洋等地面基站难以覆盖的地方,卫星网络将无缝衔接,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这种“天地协同”模式不仅能够实现全球通信覆盖,还将推动灾害应急通信、无人机物流等新兴应用的发展。

技术标准的统一还将带来成本的降低和产业合作的加强。全球企业可以在同一技术框架下开展研发工作,避免重复投入,促进卫星制造、通信芯片等上下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加繁荣的商业生态。中国信通院自2020年起便主导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此次成果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5G卫星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6G卫星研究时间表的明确,为未来通信全域覆盖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按照规划,6G卫星与地面6G技术将同步发展,旨在构建一个覆盖空、天、地、海的全方位一体化网络。这一时间表的制定,不仅将引导产学研各界提前攻克超大规模天线、AI网络等关键技术,还将推动卫星制造商、运营商等产业链各环节提前规划,为6G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在5G和6G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技术布局已经显现出明显的领先优势。从主导5G卫星标准制定,到深耕6G的AI、通感一体化等领域,中国不仅巩固了自身的技术实力,还提升了在全球通信行业的影响力。以中国移动为例,该公司在低轨卫星通信、太赫兹传输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并通过一系列项目加速技术落地。中国推动的“天地一体化”架构与欧盟、美国的方案形成差异化竞争,为全球6G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然而,6G的商业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低轨卫星的部署成本高、星地协同的能耗大、跨行业标准难以统一等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努力来解决。6G与AI、量子通信的融合也对算力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如此,中国在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先地位依然稳固,有望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