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凌晨,第17届双11购物节正式收官。当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的数字大屏最终定格时,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往年的守成与焦虑,而是一种久违的进取气息。淘天集团最新数据显示,本年度天猫双11实现近四年来最佳增长,近600个品牌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34091个品牌同比增幅翻倍,18048个品牌增长超3倍,13081个品牌增长超5倍,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这场被视为年度商业大考的战役,恰逢蒋凡执掌阿里电商事业群满一周年。2024年11月,这位曾主导淘宝移动端转型的互联网老将,在阿里联合创始人蔡崇信直言"落后"的危机时刻临危受命。面对流量红利见顶的行业困局,蒋凡用一年时间完成两大战略布局:通过组织架构重组打破业务壁垒,以即时零售为突破口重构消费生态。
去年11月21日,阿里将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及1688、闲鱼等业务重新整合,成立电商超级业务单元。今年3月,当京东外卖引发行业震动时,蒋凡选择另辟蹊径——将饿了么深度融入淘宝体系。4月,"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获得淘宝App首页一级入口,饿了么为其提供商品供给、配送运力及技术支持。6月,飞猪、饿了么正式并入电商事业群,标志着阿里消费生态完成关键拼图。
这场组织变革迅速显现成效。7月启动的500亿平台券发放计划,推动淘宝闪购订单量呈指数级增长:上线6天突破1000万单,6月23日达6000万单,7月7日冲至8000万单。蒋凡在8月财报电话会上宣布,闪购日订单峰值已达1.2亿单,月度活跃买家突破3亿。饿了么App图标新增"双11淘宝闪购"标识,橙蓝主色调彰显战略协同。
即时零售与电商主站的联动产生化学反应。双11前夕,37000个品牌40万家门店接入闪购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库存打通。华为3000家门店、壹玖壹玖2000家酒水门店、巴拉巴拉600家直营店率先试点,形成"远近一体"的消费场景。大促首日,3C数码、个护、服饰等行业成交同比激增290%,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双11期间电商订单数突破1亿。
这场变革的操盘手蒋凡,其职业轨迹充满传奇色彩。这位复旦大学保送生从谷歌中国到阿里创业者,2013年通过收购友盟正式加入阿里。他主导的淘宝移动化转型和直播电商孵化,使其在2019年成为阿里最年轻合伙人。尽管因个人风波短暂调任海外,但掌舵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期间,该板块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2024财年营收增幅达46%,为其回归埋下伏笔。
技术团队对蒋凡的领导风格印象深刻。某业务线工程师透露,蒋凡更关注数据驱动决策,经常提出非常规视角的数据需求,推动业务需求排期明显加快。这种执行力在2025年春节后的小范围高管会上得到印证——蒋凡将"增长"确立为电商事业群年度核心战略。
财务数据印证战略成效。2026财年首季财报显示,中国电商集团客户管理收入达892.52亿元,同比增长10%。蒋凡透露,闪购带动淘宝8月日活增长20%,用户活跃天数显著提升。他预计未来三年,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创造万亿级新增成交。这种"高频带低频"的模式,被视为马云新零售概念的最新实践。
权力版图的变化折射战略重心转移。今年6月公布的阿里合伙人名单中,9位元老退出,39岁的蒋凡不仅保留合伙人身份,更首次进入5人合伙人委员会,与马云、蔡崇信等核心决策层共商大计。与之呼应的是,阿里电商从"分散防御"转向"一体化协同",构建起涵盖远场电商、近场零售、本地生活的立体消费平台。
当双11的硝烟散去,淘宝闪购引发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这场由即时零售引发的变革,不仅重塑了阿里电商生态,更可能重新定义中国消费市场的竞争格局。蒋凡治下的阿里电商,正在书写新的商业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