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密激光:以专业激光封焊技术,为光通讯器件金属壳体焊接赋能

   时间:2025-10-24 18:21 来源:快讯作者:沈如风

在信息传输需求持续攀升的当下,光通讯产业作为支撑现代通信的核心领域,正朝着高速化、集成化方向加速演进。这一趋势对光通讯器件的核心部件——金属壳体的焊接工艺提出了严苛要求,传统焊接方式因精度不足、密封性差等问题逐渐难以满足行业需求。在此背景下,激光封焊技术凭借其非接触式加工、热影响区小等特性,成为保障器件性能的关键解决方案。

以可伐合金为代表的特殊金属材料在光通讯器件中广泛应用,但其焊接过程面临两大技术挑战:一是材料本身易氧化特性导致焊缝强度下降,二是器件对气密性的极端要求——即使微米级缝隙也可能引发信号衰减。针对这些痛点,金密激光通过二十余年技术沉淀,构建了覆盖300余种材料组合的工艺数据库,为行业提供从材料适配到工艺优化的全链条支持。

该企业的核心装备体系包含两大创新产品:手套箱激光焊接机通过充入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将焊接环境氧含量控制在1ppm以下,有效抑制金属氧化反应。经该设备处理的焊缝表面呈现镜面效果,无气孔裂纹缺陷,特别适用于5G基站光模块等对洁净度要求严苛的场景。另一款真空激光焊接机则突破性实现10⁻⁸Pa级超高真空环境焊接,其密封性能达到军用级标准,已成功应用于某航天院所的星载光通讯设备制造。

在服务模式上,金密激光独创"三维一体"定制化流程:技术团队首先通过深度需求分析建立焊接工艺模型,利用模拟软件预测热变形参数;随后在百万级洁净实验室进行多轮工艺验证,输出包含功率曲线、扫描路径等20余项参数的工艺包;最终交付的设备集成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反馈焊接温度、熔深等关键指标。这种全流程管控使客户产品直通率提升至99.3%,较传统工艺提高41%。

典型应用案例显示,某通信企业采用金密方案后,其光模块的盐雾试验通过时长从72小时延长至500小时,真空漏率优于1×10⁻¹¹Pa·m³/s。在航空航天领域,为某型号卫星研制的光通讯转接器,经-196℃至150℃循环测试后,密封性依然保持初始值的98.7%。这些数据印证了激光封焊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优势。

随着800G光模块等新一代产品量产在即,行业对焊接精度的要求已达±5μm级别。金密激光近期推出的五轴联动焊接系统,通过动态聚焦技术实现复杂曲面的均匀熔覆,将定位误差控制在微米级。该企业研发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激光-材料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开发适应硅光子集成等前沿技术的焊接工艺,助力光通讯产业突破技术瓶颈。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