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行业数智化变革的浪潮中,中国移动APP通过持续迭代,完成了从单一工具到综合服务平台的转型。这款应用以“统一入口、生态拓展、AI赋能”为核心路径,在2025年9月实现了月活跃用户突破3亿的里程碑,成为连接十亿用户与数字生活的关键枢纽。
2022年5月,中国移动启动了集团与省级APP的整合工程。以在线营销服务中心为主建单位,各省移动公司为主战单位,经过近一年半的推进,将原本分散在24个省级自建APP中的10亿用户流量,集中至“中国移动APP”这一统一线上门户。这一举措彻底解决了功能重复、数据割裂等问题,释放了线上流量的潜在价值。整合初期,平台通过查账单、充话费、办套餐等基础通信服务,快速构建了稳定的用户基础。
在稳定基础服务的同时,中国移动不断拓展服务边界。2023年中期数据显示,其数字生活超市的权益融合客户已达3.26亿户,净增3885万户。同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权益生态百亿领航计划”,投入价值100亿的合作资源,联合1200余家合作伙伴打造权益超市,构建了“合作引入-联合运营”的消费生态雏形。
2023年,中国移动APP首次推出了AI智能助理“灵犀”。与通用大模型不同,“灵犀”专注于通信业务垂直领域,用户可在任意页面通过语音唤醒,无论是查询账单还是办理业务,都能精准直达目标页面。这一创新使AI首次成为连接用户与服务的桥梁。
到2025年9月,中国移动APP的月活跃用户规模突破3亿。回顾其增长轨迹,2023年底月活为1.5亿,2024年底攀升至2.3亿,短短两年内实现翻倍增长。这一体量使其跻身头部移动互联网应用行列,用户规模可与小红书、哔哩哔哩、爱奇艺等平台相媲美,标志着中国移动线上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一增长的背后,是对十亿级用户基座的深度运营。一方面,统一入口持续满足通信刚需,保障了流量基本盘的稳定;另一方面,生态服务的拓展提升了用户粘性,使平台从“用完即走”的工具转变为“高频互动”的生活平台。
2025年,依托3亿月活用户,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爱购”数智生活商城,实现了从通信服务向全场景生活服务的跨越。该商城摒弃了传统“货架陈列”模式,将“衣、食、住、行、医、教、娱、养”八大高频生活场景无缝接入,整合了中粮、中旅、中石化等央企资源及多个头部互联网平台权益,形成了深度融入日常的价值网络。
为增强用户与生态的连接,商城创新推出了“AI豆”体系。用户通过消费、完成趣味任务等方式累积AI豆,可直接用于兑换服务或抵扣消费,形成了“使用服务→赚取AI豆→消费AI豆→更多服务使用”的价值增强回路。这一设计将用户数字足迹转化为生态内循环的动力,推动了平台从“功能堆砌”向“场景智联”的升级。
经过两年迭代,“灵犀”智能体已从初期的“语音助手”进化为2.0版本的“生活协作者”。依托自研的MoMA智能决策引擎和主从智能体协同架构,它具备了理解力、记忆力与执行力三重能力。用户说“帮我选个华为手机”,系统可直接呈现主流机型、专属权益并支持一键下单;询问“查退货进度”,能跳过复杂层级直达结果;想“办咪咕NBA联盟通会员”,则省去跳转与比对步骤;甚至面对“养了一只猫需要准备什么”的模糊需求,也能梳理出饮食、用具、健康等条理清晰的“守护清单”。
这种升级彻底改变了人机交互逻辑:用户不再是逐个功能的“操作者”,而是需求决策的“主导者”,“灵犀”则化身“数字副驾”,完成任务拆解、跨应用编排与一站式触达,让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
从2023年整合统一入口,到2025年以3亿月活构建“爱购生态+灵犀AI”的服务体系,中国移动APP的演进,本质上是通信运营商从“管道提供者”向“数智生活服务商”的战略转型实践。它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用统一入口聚合流量、用生态拓展服务边界、用AI重构交互体验,最终实现了从“满足通信需求”到“陪伴生活全场景”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