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水乡的黛瓦白墙与数字科技的浪潮相遇,乌镇正以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变革,重新定义“智慧生活”的内涵。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这座江南古镇的每一处角落都跃动着数智化的脉搏——从会“巡检”的机器狗到24小时不打烊的无人小店,从车路协同的智慧公路到能“读心”的养老系统,中国移动打造的智能化数字底座,正将乌镇推向未来生活的试验场。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场馆外,一只背着“特殊装备”的机器狗正穿梭于人群中。它头顶的探测头与背部的5G终端设备,让它成为移动的“网络医生”。“这是我们为峰会量身定制的‘网优猎手’。”浙江移动无线网优工程师戴诗雨解释道,当AI系统检测到某区域网络异常时,机器狗会自主导航至目标点,通过实时测试无线环境并回传数据,帮助后台在5分钟内完成参数优化。“过去网络保障像‘消防员救火’,现在更像‘排雷手’,隐患在萌芽阶段就被消除。”工程师万杨补充道。据测试,5G-A网络在乌镇的下行峰值速率已突破3Gbps,为海量数据传输提供了“数字筋骨”,而AI的深度融合则赋予其“智慧大脑”。
距离场馆十公里外的G320国道桐乡段,一场关于未来出行的实验正在上演。14个路口的智能网联设备与路空协同指挥系统,构建起“车路云机”一体化网络。浙江移动桐乡分公司政企解决方案经理朱佳敏站在数字大屏前,指着实时跳动的车辆轨迹数据介绍:“通过5G-A通感一体技术,系统能在毫秒级识别交通事件,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试点路段通行效率因此提升15%,而驾驶员则通过V2X通信接收红绿灯倒计时、危险预警等“伴随式服务”。更令人期待的是,这条国道正探索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训练场”,为全国普通公路数字化升级提供“桐乡模式”。
乌镇养老院的清晨,两只机器狗正带着四位老人跳广场舞。大狗播放《最炫民族风》,小狗摇着尾巴转圈圈,逗得老人们笑声不断。这不过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冰山一角——在健康养老数字孪生平台上,每位老人的血压、血氧、睡眠质量等数据实时更新,AI系统则根据分析结果生成个性化健康建议。“联网的智能床垫能监测夜间翻身频率,毫米波雷达可感知老人是否跌倒。”浙江移动政企解决方案经理朱彩霞展示着系统界面,外骨骼机器人、智能拐杖等设备正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重新站立行走。更暖心的是,养老辅助机器人不仅能巡逻查房,还能用方言与老人聊天,播放他们最爱的越剧选段。
夜幕降临,南栅南艺术街区的“AI无人小店”亮起灯光。顾客扫码进门,挑选商品后自助结账,全程无需店主在场。“系统通过5G+AI摄像头识别商品与动作,误拿商品会触发警报并发送短信提醒。”浙江移动桐乡分公司解决方案经理顾国平透露,这类无人超市已在嘉兴推广至三十余家。店主老钱算了一笔账:改为24小时营业后,夜间时段每天多赚四五百元,周末甚至突破两千元,“再也不用守店到凌晨,系统比人还靠谱”。街区的“阳光厨房”系统则让游客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后厨操作,AI自动识别消防通道占用、人群异常聚集等风险,为古镇安全加装“数字护盾”。
从网络保障到出行革命,从养老关怀到消费体验,乌镇的数智化转型并非孤立的技术展示,而是一场关于“人”的深刻实践。当机器狗的机械声与老人的笑声交织,当无人超市的扫码声与智慧公路的车流声共鸣,这座千年水乡正用科技的温度,书写着数智时代最生动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