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时代:高通庄思民展望边缘AI引领全新应用与市场变革

   时间:2025-08-26 23:22 来源:ITBEAR作者:任飞扬

在近期的一次深度访谈中,高通技术公司工程技术高级副总裁庄思民博士,在北京高通办公室内,详细阐述了6G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与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愿景。庄思民,这位无线通信领域的资深专家,自2000年加入高通以来,已拥有超过100项专利,亲历了从3G到5G的每一次技术飞跃。

庄思民强调,6G绝非5G的简单升级版,而是专为AI时代设计的“通信革命”。他认为,6G将重新定义终端交互、产业赋能和万物互联的形态,引领用户体验朝着智能体AI驱动的跨终端体验转型。这一转型意味着,6G的关注点将从单纯的速度提升,转向更广泛的体验升级,尤其是如何高效地为几乎所有类型的终端提供稳定连接。

高通正致力于推动6G在覆盖范围和可靠性方面的显著提升,并开启跨终端的全新智能体AI体验。庄思民表示,高通的目标是让更高效的终端在更优化的网络中运行,同时推动AI与新型感知技术、射频技术的融合,以显著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在这个过程中,AI将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原生能力,融入通信协议,重构信道状态信息的交换逻辑,使终端与网络的交互效率大幅提升。

边缘侧AI将成为6G时代的“价值释放点”。随着未来五年移动流量,尤其是边缘侧数据生成量和上行传输量的爆发式增长,边缘侧将真正打通“连接与AI”的壁垒,支撑VR/AR、物联网设备、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场景的实时响应需求。庄思民指出,6G将面向AI时代而设计,将层出不穷的新应用、新的工业用例以及新的边缘侧AI应用场景融入通信系统中。

在3GPP全球标准化体系中,6G的发展路径已日渐清晰。庄思民介绍,在Release 20研究项目冻结后,3GPP将在Release 21中开启6G第一版标准化制定工作,确立全球统一的6G技术规范,并为2030年的6G部署奠定基础。高通主张将一些重要的优化技术纳入6G系统,以实现AI原生的6G设计。

从5G-A向6G演进的过程中,庄思民认为需要平衡两大关键:既要确保对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又要实现向未来系统的跨越式发展。他提出,运用更灵活、可扩展的软硬件架构是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在设计6G系统时,将引入高度灵活的硬件,使其不仅能够运行6G系统,同时也能向前兼容5G。6G设计还需注重成本效益、能效优化以及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

庄思民对中国在6G专利和AI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中国在全球通信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认为,6G全球标准化进程是国际合作的典范,既致力于提升全球互联互通水平,也面向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优化关键绩效指标。对于全球标准统一与中国本土创新的平衡,庄思民表示,3GPP的机制已为此提供了答案。

庄思民还提到,人形机器人将是6G技术的“绝佳试验场”和价值的“重要载体”。高通在机器人领域已布局多年,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5G和AI的机器人平台RB5。他认为,联网的人形机器人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和AI融合的典范,能够展现6G系统的高可靠、低时延、大容量和高服务质量等关键特性。

庄思民最后强调,6G的目标不是取代5G,而是在5G的基础上,开启一个“通信+AI+感知”深度融合的新时代。6G的落地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它将连接手机、XR设备、机器人、汽车,形成万物智联的网络,重塑教育、医疗、制造等领域的通信生态。对于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庄思民充满期待,认为中国的需求将助力6G的场景化设计,中国的技术将推动6G的全球标准。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