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自然资源厅近日通过融合“自主可控技术”与“智能化防御”,将人工智能深度应用于自然资源网络安全体系,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一张网”安全防护屏障。这一举措不仅为智慧国土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更是对国家网络安全法规要求的积极响应,标志着宁夏在自然资源领域网络安全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在技术自主化方面,该厅严格遵循国家分级保护与等级保护标准,全面部署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安全分析系统、新一代防火墙及智能漏洞扫描设备。通过实现新增设备100%国产化替代,从硬件底层切断了潜在安全威胁的输入路径,为自然资源数据安全筑牢了“第一道防线”。据技术团队介绍,目前系统已具备对复杂网络攻击的实时识别与阻断能力。
为确保安全隐患动态清零,管理部门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常态化管控机制:通过月度漏洞扫描、季度渗透测试和年度风险评估形成闭环管理,累计完成1350余个中高危漏洞修复,并建立电子化管理台账实现全程可追溯。在重大活动期间,实施24小时网络安全值守制度,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对核心数据和关键网络节点进行不间断保护,确保系统零中断运行。
据悉,该网络安全体系已通过国家相关认证,其创新实践为自然资源领域提供了可复制的安全解决方案。下一步,宁夏将加快推进“全域感知、智慧防御”的大安全体系建设,通过人工智能与自主可控技术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自然资源治理的数字化安全水平,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