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以《效果涌现》为主题发表演讲,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产业变革中的核心作用,提出AI正从“智能涌现”迈向“效果涌现”的新阶段。他强调,当AI能力成为企业与个人的原生能力时,智能将从成本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全社会进入效率革命的新纪元。
李彦宏指出,AI产业结构正经历颠覆性重塑。传统“正金字塔”模式下,芯片占据价值链顶端,而模型与应用的价值逐层递减。这种结构导致产业重心偏离实际需求,因为芯片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应用才是价值源泉。他提出,健康的产业生态应呈现“倒金字塔”形态:模型价值是芯片的10倍,应用价值则是模型的10倍。这一转变标志着AI产业从硬件驱动转向应用驱动,为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应用层创新方面,李彦宏列举了三大方向:一是替代重复性劳动,如辅助编程工具文心快码已显著提升开发效率;二是实现生产力无限供给,例如AIGC技术使搜索结果中70%为AI生成内容,未来内容生产将突破人类极限;三是超越人类认知边界,通过海量数据训练,AI能发现未知规律,找到更优解决方案。他特别提到,百度推出的智能体“伐谋”可模拟进化算法,在交通、能源、金融等领域快速寻找全局最优解,其效率甚至超越顶尖专家。
数字人技术被李彦宏定义为AI时代的通用交互界面。这种多模态产品形态不仅使人机对话更自然,还能深度融入电商、教育、医疗等场景。他预测,数字人将重塑人机交互方式,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例如,在百度搜索中,数字人已开始承担客服、资讯播报等角色,未来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展。
百度在AI化改造方面走在全球前列。李彦宏透露,百度搜索已完成从互联网应用到AI应用的转型,70%的首条结果采用富媒体形式呈现,包括图片、视频、直播甚至数字人。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更重新定义了搜索的价值——从信息检索工具升级为智能决策助手。他强调,这种深度改造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创,标志着AI技术正式进入实用化阶段。
无人驾驶技术是另一个颠覆性领域。李彦宏引用ARK研究数据预测,到2030年,美国robotaxi每英里成本将降至0.25美元,打车需求将增长5至7倍。他描绘了一幅未来图景:当无人车成本低于私家车且无需停车时,汽车将演变为移动生活空间,重新定义城市交通与社会生态。百度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展常态化运营,为这一愿景提供实践基础。
演讲尾声,李彦宏呼吁各界转变思维模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AI可解决的范式。他强调,只有当AI成为原生能力,才能引发全面生产力革命,将“智能红利”转化为“社会红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技术突破,更需要企业、开发者与普通用户共同参与,从“效果涌现”迈向“超级智能”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