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领域快速迭代的浪潮中,山西移动以其实际行动展现了从传统通信巨头向智能科技引领者的华丽转身。近期,山西移动AI应用负责人卢山亲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目的明确:探索行业最新进展,寻求研发合作的新机遇。
卢山直言不讳,山西移动自去年起,在AI领域的投入堪称决绝,不仅设立了专门的智算中心,还对外开放算力资源,以期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推进AI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一举措,无疑为AI大规模应用扫清了算力瓶颈,使得AI技术得以更快步伐走进实际应用。
漫步于WAIC的各个展厅,卢山深刻感受到技术迭代的速度超乎想象。多模态技术的成熟、数字人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以及AI场景落地可行性的增强,都让他印象深刻。这些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山西移动内部AI应用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山西移动内部AI应用的领航者,卢山的工作重心聚焦于AI技术在各业务条线的落地。从网络运维到客户服务,从市场营销到审计质检,他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寻找那些人力难以触及的高价值场景,力求通过AI技术实现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以客户服务部为例,卢山团队针对每月需提交的数十份升级投诉报告,创新性地采用了AI自动生成报告的方案。通过构建报告模板,利用大模型和智能体从系统底层抓取所需素材,再依据报告逻辑自动生成内容,极大地减轻了人工负担。
在WAIC上,卢山还观察到了智能体技术的显著进步。如今的智能体,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助手,而是能够直接生成结果,集成多种工具和思维链控制逻辑的高级实体。这一发现,让卢山对智能体在山西移动内部的应用前景充满了期待。
在技术路线上,山西移动采取了开放务实的策略。虽然集团自研的“九天”大模型基座是首选,但卢山坦言,在某些场景下,如果自研能力尚存不足,他们也会积极引入外部技术,以确保业务价值的最大化。
为了推动技术创新和复杂问题的解决,山西移动成立了创新工作室,由卢山亲自牵头。这个精干的8人团队,跨越多个业务条线,共同致力于技术难题的攻克。工作室获得了公司专门的预算、工具和项目资源支持,其成果通过专利、系统上线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得以体现。
在强化智能体能力方面,山西移动正重点发展深度网络研究、工具调用以及智能体间的灵活集成能力,以期让智能体能够更自主、高效地完成复杂任务链条。同时,他们还系统性地汇聚内外部高价值数据,形成行业数据集,为未来的对外合作和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山西移动在国产化方面同样坚定不移。卢山透露,“九天系列”大模型全部采用国产芯片,由专门团队依托全国多个国产芯片集群进行开发训练。虽然当前国产芯片在训练上仍面临挑战,但中国移动在国产芯适配与应用上的投入从未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