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悄然推出了一款名为WATCH Ultimate 2 非凡探索的智能手表,没有举办发布会,也没有提前预热,直接在官网开启预售,并将于11月30日正式发售。这款新品在智能手表领域进行了一次“专业级分层”,将大众功能置于次要位置,而将极限探险、深潜和独立通信等功能放在了核心位置。
从外观和硬件来看,WATCH Ultimate 2采用了蓝宝石玻璃、液态金属表壳和陶瓷表圈的组合。这种设计并非简单的材质堆砌,而是借鉴了传统高端机械潜水表的“工具表结构”。液态金属具有高硬度和抗腐蚀性,适合长期深潜;陶瓷表圈耐刮性极强;蓝宝石玻璃则能减少水下高压环境下的风险。华为此次的目标并非制造一款“具备潜水模式的智能手表”,而是打造一款“可以作为潜水工具使用的智能手表”。
屏幕方面,这款手表配备了1.5英寸LTPO显示屏,峰值亮度达到3500尼特。这一参数在普通场景下或许并不突出,但在深水环境中却至关重要。水下20米以上光线迅速衰减,浅蓝变深蓝,再往下便是黑暗区域。只有极高亮度才能确保水下可读性,因此3500尼特的亮度对于潜水表而言是一个关键参数,其意义远超日常使用,而是关乎“生存”。
WATCH Ultimate 2的核心升级之一是潜深能力。上一代产品的潜深为100米,而此次直接提升至150米。这一数字的提升并非简单的密封增强,而是涉及整机抗压、胶圈结构和喇叭孔气压调节的全面重做。尤其是液态金属在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需要经过反复验证。能够达到150米潜深,说明这款手表并非消费级玩票,而是对专业潜水表发起了挑战。
更引人注目的是,WATCH Ultimate 2引入了声纳水下通讯功能。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表的“潜水模式”仅提供计时和深度显示,而华为则将其升级为“水下通讯设备”。在30米范围内,用户可以通过声波互相交换消息,无需依赖Wi-Fi或蓝牙。对于潜水者而言,水下沟通一直是一个难题,手势只能表达基础信息,缺乏细节。声纳消息的稳定性若能得到验证,其意义将远超“新功能”,而是可能“改变潜水沟通方式”。
在健康监测方面,WATCH Ultimate 2推出了X-TAP功能。用户只需三秒触碰,即可在60秒内获取十多个关键参数,包括血氧、情绪和心脏数据。这一功能看似是健康监测的升级,实则体现了华为向“主动式个人健康监测设备”靠拢的战略。智能手表的未来不仅限于查看通知,更在于早期筛查、健康趋势识别和数据存档。X-TAP的思路是将体检浓缩为日常动作,将健康状态监测从医院提前到腕上。这一方向的成熟程度取决于算法准确性,但路径是正确的,且这是苹果尚未涉足的领域。
通信方面,国行版WATCH Ultimate 2支持北斗卫星语音消息。传统智能手表的“独立通信”通常指离开手机两公里仍能打电话,而卫星通信则意味着在没有基站的地方也能发出消息。这对于户外极限玩家而言至关重要。叠加eSIM通话和AI降噪功能后,这款手表已形成了独立的通信链路,覆盖陆地、登山、海上和深潜场景,通信通道不再单一。
续航方面,安卓系统下可达4.5天,iOS系统下为3.5天。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一个关键信号:WATCH Ultimate 2的系统底层正在进行差异化优化,与生态的绑定减弱。它更多依赖独立功能,而非手机。这是手表“弱绑定手机”的大趋势,谁先实现,谁就能先脱离手机束缚。
华为推出WATCH Ultimate 2的背后,是智能手表行业正面临瓶颈的现实。步数、心率、血氧等功能已成为标配,通话、NFC和支付也大同小异。要突破这一瓶颈,只有两个方向:极限场景和健康监测。华为此次新品在两个方向上均有所突破,属于行业稀缺产物。WATCH Ultimate 2不仅是一款“更贵的智能手表”,更是一款“逼近专业工具表”的跨界产品。潜水玩家会关注其深度能力,户外玩家会看重其通信功能,普通用户则会发现其健康监测路径。这款手表将成为“场景分层”的标志性产品,未来智能手表将越来越向专业场景拆分,而非“一块表通吃所有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