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AI赋能6G发展:创新技术引领通信变革,拓展产业融合新路径

   时间:2025-11-12 16:52 来源:快讯作者:任飞扬

在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的发布引发广泛关注。报告数据显示,我国6G专利申请量已占全球总量的40.3%,稳居世界首位。这一成就背后,是多项6G核心技术突破的支撑——全球首个面向6G的内生智能通信系统完成研发展示,北京邮电大学团队提出的“6G智简”技术通过AI重构通信范式,标志着我国在6G领域已形成系统性创新优势。

作为6G研发的核心力量,中国电信正通过“技术+标准”双轮驱动抢占产业制高点。在标准制定层面,其主导的6G标签技术已纳入国际标准框架,牵头完成3GPP多项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在技术验证方面,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的“AI+6G”创新实验室,将AI算法深度融入通信物理层与网络层设计,使传输效率提升40%的同时降低30%能耗。武汉电信与中信科移动共建的新一代无线网联合创新实验室,则聚焦5G/6G融合、低空经济等场景开展技术攻关。

6G技术的突破正重塑通信产业生态。相较于5G,6G构建了通信、感知、计算、AI、大数据融合的多维服务体系。中国电信研究院院长张成良指出,6G发展需实现“AI内生”,即从网络设计初期就嵌入AI支持能力。目前,团队已突破太赫兹通信、智能超表面等底层技术瓶颈,完成芯片、算法等“卡脖子”环节的国产化替代,形成研发与产业化协同闭环。

在应用场景创新上,中国电信通过“6G+行业”模式推动技术落地。其自主研发的“星辰”大模型覆盖语义、语音、视觉等多模态领域,对外提供50余个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在天地一体领域,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6G天地一体化传输优化技术”实现了卫星与地面网络的频谱资源共享;与北邮合作完成的高轨卫星标清视频语义通信试验,为6G通智一体网络融合开辟新路径;6G多站多RIS组网试验则解决了广覆盖、无缝切换等部署难题。

网络架构的智能化升级是6G发展的关键。中国电信打造的“AI原生6G网络架构”,将AI作为网络“中枢神经”,实现资源调度、故障自愈、能耗优化的全流程智能管理。这种架构不仅使云网融合效率提升50%,更通过新一代云网操作系统横向拉通“云、网、边、端”,嵌入“网络大模型”后将运营效率提高30%以上。2025年,其云网自智化水平预计达到L4级,为6G商用奠定技术基础。

在产业赋能层面,6G技术正催生新业态。中电信数智科技研发的6G通感一体技术,已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实现设备状态实时感知与预测性维护;智慧城市场景中,6G网络支持的毫米级定位与亚秒级时延,使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应用成为可能。这些探索表明,6G不仅是通信技术的迭代,更是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