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双11”低价争论背后的消费者觉醒

   时间:2023-11-16 10:32 来源:中文科技资讯

【中文科技资讯】11月16日消息,近日,经济日报再度发表文章,对今年的“双11”低价策略提出了新的看法,强调认为“双11”不能仅仅停留在低价上。

文章指出,今年的“双11”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热闹景象,刚一开始,关于“全网最低价”的争论就在京东、李佳琦直播间和海氏电器之间掀起。经济日报认为,虽然“双11”已经走过15年,最初的主题是低价,但如今回归初心的原因在于经过多年的网购实践,消费者在高频次的节日促销中逐渐变得更加理性务实,比价能力也大幅提升,电商平台越来越难以“忽悠”消费者。

据中文科技资讯了解,尽管价格仍然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当下消费意愿尚未充分释放、消费能力亟待提升的情况下,电商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为了巩固存量用户和寻求增量,低价变得至关重要。然而,如今的低价已不同于15年前的简单降价,而是电商平台迭代升级的结果,是全方位降本增效的产物,依托技术、供应链、渠道等多方面的支持,构建起更为成熟的价格体系,也是一场兼具广度和深度的“持久战”。

在经济日报看来,单纯追求低价难以实现双赢。一方面,电商平台争相追求最低价,对于品牌方来说,选择给哪个平台最低价成为一道难题,往往导致品牌方利润微薄,平台之间陷入恶性竞争,最终损害双方利益。另一方面,过度的低价竞争会挤压厂商和平台的利润,可能引发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的问题,降低消费者体验。文章指出,低价竞争应该依托规模效应和技术驱动的供应链持续创新,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采购和物流等成本,以确保品质和服务的同时建立起价格竞争优势。

经济日报在昨日对当前车市进行评论时也提到了相似的观点。长期来看,要稳定并繁荣汽车市场,不能仅仅依赖降价,而是需要加强产品创新和迭代,做好精准市场定位,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此外,还需要改善营销策略、模式和渠道,更加专注于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